馆藏品鉴|世界读书日,说说这里的道家文化典籍珍品收藏
2020-04-23    
Array

【摘要】  “中国的文化根底全在道教”,逸迩阁保护与传承中华传统道家文化。 . . .

 

•世界读书日

  4月23日,世界读书日。今年的这一天显得尤其珍贵——在全世界一起宅家的日子里,还有什么事情比读书更能抚慰心灵? 在这第25个“世界读书日”之际,逸迩阁书院也为广大读者准备了一份厚礼,下面带您来看一看逸迩阁道家文化馆,让您在其藏品中,开启一场古今对话。



第三期推介:中华传统道家文化专藏

特色说明: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,鲁迅先生曾说“中国的文化根底全在道教”,这说明道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。逸迩阁道家文化馆,藏有手抄本、水陆画、木刻印板以及道家文化实物(法器、雕像、面具等)2万余种。藏品不仅数量庞大,种类繁多,而且拥有许多珍本珍品。这对于保护与传承中华传统道家文化,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。
 

国家“十三五”规划文化重大工程《中华续道藏》首席专家、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詹石窗教授为逸迩阁书院题写的《中华续道藏》工作站
 
 
作为一名与书籍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读书人,逸迩阁书院创始人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敏锐地感觉到,收藏、保护道家文献文物的价值与意义,创始人为更好地挖掘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,做了大量前期基础性工作。
 
逸迩阁道家文化馆
 
 
数十年间,创始人先后搜集到明清至民国之间的道家手抄本3000余种。创始人还从各种渠道得到流散世界各地的孤本珍本信息,他总是不辞辛劳,或是托朋友代为复印,数千件扫描影印件,就是这么积累起来的。目前馆藏的手抄本中,有大量的珍本、善本乃至孤本。它们泛黄的书页,点点蛀痕,处处斑驳,无不诉说着历史的沧桑。只有看到标注的年份,才知它们竟是跨越了数百年的岁月,颠沛流离,辗转蹉跎,才来到我们面前。它们不仅是研究道家文化珍贵的文献资料,也是除了正史之外,遗留下来的珍贵的“民间记忆”。
 
台湾文藻大学教授、逸迩阁学术顾问邓文龙(左一)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张海英教授(中)、陈之斌教授(右一)考察道家文化馆
 
邓文龙教授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论文集中发表的文章《逸迩阁书院道教整理与运用》
 
 
馆内收藏的清代科仪抄本《文昌转》,经邓文龙教授及其工作团队确认为首见孤本,具有重大的文化研究价值。
 
抄本《文昌转》整套

 
康熙三年雕版印刷册页《高上玉皇本行集经》一套,年代久远,刻印精美,品相完整,也是不可多的传世珍本。
 
印刷本《高上玉皇本行集经》整套
 
邓文龙教授(左二)志愿者团队及创始人(左一)开展古籍信息化整理工作
 
 
除珍贵的古籍抄本外,逸迩阁还藏有2000多种的道教斋醮法坛所用器物——道教法器。此等法器,有的用以辟邪驱魔,如吞口、符牌、花钱等;有的用以召神遣将,如令牌、法尺、法印等;有的用以节制经颂,如铙钹铛镲、笙箫笛管等;有的用以庄严坛场,如法服冠履、五供陈设等。凡此种种,琳琅满目。
 
《中华续道藏》湖南工作站站长、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仁仁教授(右)在逸迩阁吴乐乐副院长的陪同下考察道家文化馆
 
 
馆内还收藏有明代到民国之间的水陆画3000多幅。其中《斗府群真》和《三清二皇》两组水陆画,其年代久远、尺幅巨大,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倍受专家学者的瞩目与青睐,是水陆画中之精品。
 
馆藏水陆画剪影

 
《斗府群真》,明代水陆画,一组八幅,保存完好,题材少见,画工一流,为国内目前仅见之珍本。
 
 
明代纸本矿彩《斗府群真》实拍(每幅尺寸均为130*57CM)
 
 
《三清二皇》,清代水陆画,一组五幅,尺幅巨大,绘画精细,用彩古雅,当为古时官造宫观所藏精品。
 
 
 
 
 
清代纸本矿彩《三清二皇》实拍(每幅尺寸均为190*91CM)
 
 
值得骄傲的是,逸迩阁还收藏有《道藏》《续道藏》各一套,还有明代至民国的印版3000多块,收藏书籍8000册以上,其中特殊符书或复印件3000册以上、地理奇书2000册以上。还有一块明代大户人家的镇宅之宝《道经师石刻碑》。
 
詹石窗教授(左二)一行在梁颂成院长(右一)的陪同下考察道家文化馆
 
馆藏《道藏》剪影
 
 
因收藏道家藏品数量繁多、内容丰富,逸迩阁书院被国家“十三五”规划文化重大工程《中华续道藏》首席专家詹石窗教授定为“逸迩阁工作站”,这也是全国除23个省级工作站以外的第一个民间工作站,意义非凡。他还高度评价逸迩阁书院为“天下第一民办书院”。
 
詹石窗教授为逸迩阁题写“天下第一民办书院”
 
 
 
对于专业学者来说,这些都是无法割舍的珍宝。它们历经岁月淘洗与传承,已经成为文化遗产、学术资料、艺术遗存,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精气神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上一篇:馆藏品鉴|藏品类镇馆之宝——虎钮錞于
下一篇:馆藏品鉴|“七一”特辑:红色文化专藏